
张铁夫老师是中文系的第二任系主任,他是羊先生的继任者,也可说是其衣钵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这里所说的衣钵传承,并非指色情网址大全角度,而是一种精神风范。
张铁夫老师从事的是俄苏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他是国内颇具名望的俄苏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专家,尤其在普希金研究方面堪称色情网址大全权威,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俄罗斯进修,并荣获俄罗斯联邦政府颁发的普希金纪念奖章(1999)。
张老师可以说将其大半生都献给了湘大中文系,他于1976年6月即调入湘大,直至2012年11月逝世,为湘大中文系服务了30余年,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在中文系乃至整个湘大校园被誉为“好人中的好人”,无论做事做人,也无论道德文章,都有口皆碑。
这与羊先生有相似之处,但两人的性格却大相径庭。
如果说羊春秋先生的性格特征可用温润如玉、举重若轻来形容,那么,张铁夫老师的为人处事则可喻之为心细如麻、事必躬亲。
这让张老师很累,他的神经始终都绷得很紧,似乎很少有放松的时刻,他对人其实非常宽厚,但因为对自己要求很严,对工作又特别细致,所以,作为他的学生和下属,其实是不敢懈怠的,颇有点不怒而威的味道。
因为他从事的是俄苏文学,名铁夫,还兼有列宁式的头颅——高鼻,宽额,所以,读书时,学生们给张老师取了一个外号:铁夫斯基,后来不径而走,成为校园里的一桩趣事和美谈。
大三时,张铁夫老师曾给我们上过一个学期的俄苏文学课,我们都喜欢他的课,因为他逻辑性强,从不说废话,将故事和人物梳理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有条不紊。可以说,他是授课老师中最受欢迎的之一,加上他此时已是中文系分管教学的副主任,因此与同学们的互动也颇为频繁。
那时,我们一帮同学会时不时去张铁夫老师家走动,一方面,张老师热情好客,来者不拒,另一方面,他太太曾簇林老师主讲我们的马恩文论课程,也时常邀我们去家里就相关问题说长道短。
但我与张铁夫老师印象最深的交往是毕业前夕他与我的一次谈话。
一天傍晚,我刚打完篮球回到宿舍,有同学告诉我,张铁夫老师要我晚饭后去他家一趟,他有事跟我谈。
那天,张老师与我谈的是留校的话题。他说,“外国文学教研室有一个留校名额,曾簇林老师推荐了你,因为在最近的马恩文论考试中,你写的分析莱辛的文章很有见地,颇有点研究素质。这篇文章我也看过,确实不错,经系里研究,拟将你列入留校名单,明年还会安排你去陕西师大进修半年,导师已确定好,是研究俄苏文学的名家马家骏先生”。
我听后一楞,因为完全没有思想准备,而且此前,我已决定报考彭燕郊老师的研究生,并开始了这方面的复习准备。我便把这些想法告知了张老师。
张老师听后便说,“若这样,你还是按你原有的打算备考,若考上了,你就跟彭老师读研,若没考上,就来外国文学教研室报到,如何?”
我当然爽快地答应了,但最后还是考上了彭老师的研究生,导致师从张老师研究俄苏文学的安排最终落空了。
我在想,假若我当时选择了放弃考研,我的人生和色情网址大全之路是否会有另一番光景?
虽然,我最终未能成为张老师的弟子兼学科同仁,但始终与张老师走得很近,在湘大工作时如此,离开湘大之后,也时有联系,每次返回母校,我都要去其府上登门拜访。
在深圳,我曾多次接待过张老师,最值得纪念的一次是2004年,全国外国文学年会在深圳举行,那一次,我陪同张老师及一众弟子从深圳到惠州,一起度过了好几天,尤其在会议之后在惠州游玩的时候,张老师携众多在各高校任教的外国文学弟子以及我们几位在深惠工作的校友相聚一堂,大家谈天说地,开怀畅饮,张老师也难得地放松了自己,与我们谈俄罗斯趣闻,并在学生们的簇拥下,一起朗诵普希金诗歌,咏唱俄罗斯民歌……其乐融融,温馨感人。那种景象,让我很梦幻地衔接到20多年前的湘大校园,而此时,我似乎是作为一个外国文学研究者围绕在导师张铁夫身边倾听、述说……

(青年时代的张铁夫)
然而,“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时过境迁,人生也不可能重新来过。但当时,置身其中,还是让我有一种深深的幸福感,因为,我在众多的张门弟子的言谈举止中,看到了那种种挂在脸上溢出心扉的幸福与快乐,我感同身受。
我知道,这种幸福和快乐,有许许多多是这位如父亲一般慈爱的张铁夫老师所给予的。
“我能再次成为您的学生吗?”那时,我真想亲口对张老师说一句这样的话,不仅在学业追求上,更在人格品性上。
但我什么也没有说!
因为,此时,在我心底的深处,张铁夫老师已似一个高山仰止般的存在,值得我们一生去学习去效仿去追求。
而这种学习,是永远没有止境的。
(袁铁坚 2025年11月于美国旧金山湾区)